
如果说世界政坛有谁最像商战小说里的“狠角色”,川普绝对算一个。 他不按常理出牌,做事只看利益——哪怕是诺贝尔和平奖这种看似“高大上”的奖项,他也能当成个人名利场的一部分来操作。最近的一系列动作,让挪威、稀土、台湾,统统卷进了他的一盘大棋局中。
一、因为没拿到诺贝尔奖,川普要“报复”挪威? 先说挪威。川普对诺贝尔和平奖到底有多在意?用一个词形容——“执念”。 虽然诺贝尔奖本来就不完全是纯粹的“和平”评选,历年来不少获奖人都引发过争议,但这并不妨碍川普一门心思想拿个奖。可惜这次,评委会没给他面子。据说奖项评选早在以哈停火之前就定了,而停火来的太晚,根本来不及成为评选依据。 这下好,川普一听自己又落选,立马不高兴了。有媒体甚至猜测,他可能会对挪威加征关税,要求北约成员多掏军费,甚至直接把挪威当敌人看待。 这不是开玩笑。挪威方面自己都承认,评选过程压力山大,连川普可能的报复都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。毕竟,一个人如果因为没拿奖就要报复,那他可能本来就不配拿奖。
二、对中国“表面微笑”,实则处处设防 川普在国际事务上的一贯做法就是:把一切资源当武器用。 对中国也是如此。虽然他嘴上偶尔说些“合作共赢”的话,但实际操作上处处设防,核心只有一个字:利。他从不讲情面,只看得失。 所以在对美谈判中,千万别一上来就给太多好处。因为他反悔速度比你点外卖还快。最理想的状态是——你给我五成好处,我回报你五成,至少要保持一个基本平衡。要是搞成“你出九成、我出一成”,那就是自找苦吃。 三、稀土成了中国的“谈判底牌” 接下来是重头戏:稀土。 别看这些金属元素名字拗口,其实它们可是真正的“硬通货”,尤其是在高科技产业中不可替代。而中国,正好是全世界稀土加工能力最强的国家,掌握了90%以上的全球产能。
最近,中国加强了对稀土出口设备的监管,就是为了防止有人把关键设备偷偷运出去。有走私集团甚至试图把加工设备拆了,一件件运出国门。 中国这一招很明显,就是要通过“收紧供给”来增加谈判筹码。你想要稀土?行,那你得先拿出点诚意来谈。 四、川普的“台湾牌”又来了 在对中国施压这件事上,川普最常用的“杀手锏”,就是台湾。 这次也不例外。因为中国大陆没有采购美国大豆,加上美国农民今年大丰收,大豆堆成山卖不出去,川普立马把矛头指向台湾,要求台湾派出农产品采购团,顶替大陆的市场空缺。
但问题是,台湾能买多少?根本不够填补缺口。美国农民的不满情绪马上就会变成政治压力,川普为了稳住选票,急需制造舆论,说中国“可能会在APEC峰会后恢复采购大豆”。 听着好像有点“自说自话”的味道,但你不得不佩服他制造舆论的能力。 五、和西方打交道,不能太客气 这几年我们都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: 在国际谈判桌上,客气是留给朋友的,强硬才是对付对手的手段。 尤其是面对像川普这样不按套路出牌的人,千万不能用“儒家文化”那一套去套他。他要的不是你的礼貌,而是你的让步。 再加上西方国家虽然强调契约精神,但合同里往往藏着各种陷阱。川普更是撕合同的“惯犯”,和他谈判,一定要步步为营,小心为上。
六、中美博弈,终究还是“利益交换” 说到底,中美之间的较量,核心永远是利益。 川普现在手里能打的牌越来越少了,除了加关税、搞出口管制,就只剩下“台湾牌”这种老套路。但中国也不是吃素的,稀土、市场、供应链,个个都是王牌。 而且别忘了,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大背景下,中国外贸对美依赖越来越小。2025年对美出口占比可能跌破10%,但整体出口却在增长。换句话说,中国的生意,不只靠美国。 等将来越来越多的国家用人民币交易,那美国的金融工具——比如Swift系统——还能一直当“杀手锏”用吗?恐怕未必。 七、写在最后 川普这人虽然“疯”,但你不能不佩服他手段毒辣、目标明确。
他代表的是一类“极端利益优先主义者”,在他们眼里,合作不是为了共赢,而是为了从你身上多榨一点好处。从诺贝尔奖到稀土,从大豆到台湾,都是他手里的“武器”。 但正因为如此,中国必须比他更冷静、更有耐心、更有策略。 国际博弈没有剧本,只有实力和筹码会说话。 而这一次,中国显然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应对的角色了。
贵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